【轻柳卫兵营】
【类别:中级建筑卡】
【介绍:装备柳叶刀、铁盔、札甲、藤牌的突击步兵兵种,灵活性极高
【类别:初级资源卡】
【介绍:为领地带来运力以及长途运输能力,性情稳健,但速度不快。】
陈云目光一一扫过,神色透露着喜色。
这五十点神恩用来刷新绝对值!
四样物品没有一件没用的,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个别物品太贵了,而且还限购。
他思虑片刻买了一张建筑升级卡,六匹驽马,总计花费800点神恩,馀额250点神恩。
虽然很眼馋龙舌宝弓与轻柳卫兵营,但馀额不足的他也只能看着干瞪眼。
片刻后陈云关掉了神恩商店。
这张中级建筑升级卡他准备用在木炭窑这座建筑上。
冬季后,木炭的须求量一定会爆涨,能提升产量必然是好的。
至于这六匹驽马自然是用来组建商队,拉运货物。
古代的驽马是指劣马,能力低下的马,跑不快,但是适合用来拉运货物等。
通过局域频道中那秦锋所言,陈云能肯定方圆百里内一定有历史城池。
因此他才急着培养斥候,组建商队,期望能尽早开展贸易。
一个势力的兴盛,全然离不开经济,军力、人口,这三个基本盘,三者相辅相成。
———
时间转瞬即逝,两日后。
晨曦穿透薄雾,洒落下来。
如今云城内原本空旷萧瑟的城区已经大变样子。
上百座民宅井然有序的排列着。
清晨时分,家家户户的屋顶升起炊烟。
街头巷尾,渐渐有了人迹。
原本因战乱而降低的民心重新恢复稳定,百姓们纷纷出门开始各自劳作。
一辆辆运载着各类资源的牛车,马车,驶过街头。
城北的沃野之上,土地被重新翻新开垦播种,
从原本的六亩,开垦至了二十亩,数十道手握锄头的身影在田埂间忙碌着。
整座云城,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城主府内。
陈云坐于案前,手里捧着一碗奶白的马肉汤,碗底沉积着大片色泽红润的马肉。
他轻轻吹了吹上层的油脂,随后呡了两口,顿时感觉胸膛一片暖意。
脚下的炭盆里木炭烧的通红,这个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
不多时主薄宁玉婉与武尉周获从厅外走来。
陈云伸手让他们不必行礼,直接入座议事,而后目光看向宁玉婉道:
“近两日城中发展情况如何?”
宁玉婉点点头,开始总结道:“田亩增垦至二十亩,去除兵丁,仅算平民人口,增至二百四十九人,即九十六户。”
“木材、石料等产出每日可达千馀。”
“如今仓库存积粗陶器一百二十馀件,细陶器三十馀件,普通家具六十馀件,精制家具十馀件,木炭四千馀,可供商队贸易。”
陈云微微颔首,神情比较满意。
这两日斥候已经将周遭势力情形探查清楚了。
城北二十八里“千锋城”暂且不提。
城东六十馀里有一座历史城池“济阴城”,从斥候口中描述来看,陈云便能预想到何其雄伟。
在表明势力背景,贸易意愿,以及拥有大量的木炭产出后,云城与济阴城算是达成了初步的贸易关系。
不过具体细节还并未商议,双方仅仅达成了“贸易意愿”。
城北七十馀里是唐炳的铁壁城。
城西五十馀里是李沐雪的玲胧城。
城南四十馀里是赵景文的文景城。
探清了方圆百里内所有玩家的城池位置后,这层迷雾算是消散了。
如今形势逼迫下,他与赵景文算是达成了同盟。
这小子的位置让陈云有些感到恼火。
千锋城在云城的北面,而文景城则在云城的南面,两人的城池将他夹了起来。
若是两方联盟发生战事,赵景文完全可以躲在云城的后面。
陈云深吸一口气,不再去想,转身看向宁玉婉轻声道:
“明日商队贸易一事还需要玉婉亲自走一趟,与济阴城谈好专营贸易与互市的事。”
所谓专营是两个势力双方主导的官方专营模式。
谈判好品类,价格、数量、交付时间,交割地点等等。
云城要卖什么?买什么?
价格是市场价还是协议价?
每月每季度交易多少,在何处交割等等。
这种官方对官方的势力之间的贸易通常是没有市税的,利润早已经进了各自的银库。
这种贸易关系的好处是稳定,以及大宗交易获取到的价格优势,及战略性物资的贸易资格。
而互市是属于两方势力民间内的交易,由民间自发组织的商队,于济阴城内获取路引,到指定的市场进行售卖交易。
交易的对象通常是济阴城的平民百姓,小商人,或来自其他势力的商队。
互市交易通常会有入城税,及市税,云城的全部商品货物,济阴城不可能照单全收,因此一些不被纳入专营贸易品类的货物便需要通过开通互市的方式进行贸易。
互市自然也有好处,补充零星品类更丰富的物品,增长云城经济繁荣,民心。
以及一些间谍行动。
更可以通过济阴城的物价来对自身城内物价进行更合理的改革。
“主公宽心,一切章程玉婉已准备妥当,定不负主公所托。”宁玉婉起身一礼,声音轻柔道。
陈云点了点头。
昨日他与宁玉婉商议,成立邑库,便是云城的“国库”,主要用来支付官员俸禄,军队粮饷、赈灾、建设、水利工程等公务上的一切开销。
而于城主府另立一府库,属于陈云的私人内帑。
日后云城每季度的贸易利润,税收等盈利四成入府库,六成入邑库。
此事长远来看自然是好的,陈云大手一挥直接拔了三万钱入邑库。
待宁玉婉离去后,陈云将目光看向周获出声道:
“黑脊山中那座匪寨的情况探查如何?今日能否整军清剿?”
周获拱手应道:“大致情形已明了,匪寨内应二百馀人的规模,其中半数匪兵,半数寨民,武器多以枪矛刀剑弓为主,半数匪兵穿戴皮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