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集结会和颠覆性的规则讲解会结束后,张一兴回到住处,内心的波澜远未平息。与其他几位哥哥姐姐回到各自熟悉的环境、或许在思考策略或放松不同,他独自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下,脸上没有丝毫轻松,反而充满了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和紧迫感。他面前摊开的,不是剧本,而是一本崭新的、厚厚的笔记本。封面上,他用工整的字迹写着:“极致挑战”学习笔记。
对于黄垒、孙宏雷、黄博这几位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的“大佬”而言,这个节目或许是一个展现真我、释放天性的舞台。但对于资历尚浅、性格认真的张一兴来说,这更像是一场入学考试,而他面对的,是几位风格迥异、段位极高的“教授”。他深知自己的差距,那种近乎本能的危机感,驱使他必须做点什么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充满未知的挑战。
他拧开笔帽,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独特的“备战”工作——记录、分析和内化。
第一页:人物分析篇
他先根据有限的接触和已有的了解,为每位成员建立了详细的“档案”:
第二页:核心原则篇(来自杜导的讲话)
他将杜仲基的“战前宣言”提炼成几条核心原则,用不同颜色的笔重点标注:
第三页:生存策略草案
基于以上分析,他开始尝试制定自己的“生存法则”:
1 初期策略:多看多听少说话。 先观察哥哥姐姐们怎么玩,摸清套路。
2 中期目标:找到定位。 是当“老实人”被信任?还是发挥体力优势?还是努力学习变成“智力担当”?
3 核心心态:保持努力和真诚。 即使被坑了,也要努力完成任务。真诚对待每个人,相信真心能换真心。
4 底线:遵守法律和安全。 杜导说了,这是底线。
写完这些,夜已经深了。张一兴合上笔记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功课。眼神中的不安并未完全消散,但多了几分清晰的思路和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这些笔记可能永远无法完全预测即将发生的混乱,但这种竭尽全力做好准备的态度本身,就是他在这个强者如林的团队里,最初的、也是最强大的武器。
这本看似笨拙的笔记,不仅记录了他对前辈的观察和敬畏,更折射出这个年轻人无比珍贵的认真、自律和对机会的极度珍视。这或许正是杜仲基选中他的深层原因——在这种极致认真的底色下,任何一点成长和蜕变,都将显得格外动人。